 |
每日学习 |
 |
|
|
|
 |
教育品牌 |
 |
|
|
|
|
|
|
每日学习 |
 |
|
|
【每日学习】传承中的特色发展(六) |
时间:2021/8/19 访问次数:1123 |
遵循天性,科学养育(四)
新世纪,教育部印发的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是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纲领,其中指出“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,这一观念与宋庆龄早在1964年就提出的“玩是孩子生活的需要”遥相呼应。在宋庆龄看来,“玩”包括游戏、课外阅读、体育活动等等。玩的益处在于,一是“可以发展孩子的体力和智力”,二是“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活泼开朗的性格”,三是“适当地玩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”。
宋庆龄虽然一再强调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,但她从来不赞成死读书、读死书,也从未认为读书学习是孩子唯一的生活方式。中国福利会幼儿园迁址虹桥路时,根据宋庆龄要求,专门设计了大草坪和菜园子,可以“养一些家禽家畜,如鸡、鸭、兔,甚至一头牛”,让孩子们尽情嬉笑玩耍。她批评很多成人“一看到孩子在玩,就觉得不对头”,有时候还“要求孩子老成持重、循规蹈矩,不准玩、不准笑”,这是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征造成的误区,“是脱离实际的不恰当的要求”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“是孩子生活的需要”,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。
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坚持尊重幼儿天性,在玩中学,在游戏中学的育儿理念。在研究和实践中,大量采用了日常生活用具如凳子、竹梯、木板等,鼓励幼儿自主搭建、自创玩法,支持幼儿自主的、富有挑战的运动游戏,让幼儿玩出野趣、玩出智慧。宋庆龄幼儿园针对寄宿班的孩子们每周开展的“快乐星期三”活动,即打乱班级、年级,由孩子们自己选择玩什么、和谁玩、怎么玩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,一位老师分享到她的观察,“我在楼梯口这里站着,苹果班(大班)的一个小男孩在楼梯上足足上上下下了七次,是上下了七次噢!我觉得很奇怪,就问他为什么一直在走楼梯,不去玩那些游戏。结果他告诉我说,我今天太开心了,因为没有老师管着,我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我要走个够”。老师们这样反思:成人眼中无聊至极的走楼梯,却是孩子体会自由、释放情绪、尽情玩耍的乐事。可见,自由玩耍多么重要!也只有寓教育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中,才能走进幼儿内心世界,得到幼儿的信任和喜爱,进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。
文章摘录自《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》,中国中福会出版社,沈媛媛编著
|
|
返回上一页 |
|
|